你听说过这样一个富豪吗? 手握2000亿资产,却没车没房,常年住在员工宿舍,出门要么走路要么挤公交,买个菜还为几毛钱讲价,身上最值钱的只是一块戴了几十年、值100多块的旧手表。 但就是这位看似"抠门"的人,临终前将全部家产无偿捐给国家,连自己的子女都没留一分钱。他大儿子只能靠开出租车谋生。 他就是庄世平,继霍英东之后,中国第二位享受国葬待遇的商人。一个开口就能让香港首富李嘉诚捐几个亿的传奇人物。 1.从战乱年代走来的爱国者1911年,庄世平出生在广东省潮州府普宁县的一个书香世家。那时正值战乱年代,小小年纪的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家破人亡的悲剧,内心深处就埋下了爱国的种子。 虽然家族渐渐衰落,但庄世平从未放弃学业。在父母良好教育的熏陶下,12岁的他就独自前往汕头求学。中学毕业后,求知若渴的他辗转上海和厦门等地,最终毕业于中国大学经济系。 在学习过程中,他遇到了人生贵人——经济系教授陈豹隐,在他的指导下取得了显著的学术成就。 1934年大学毕业后,庄世平远赴泰国担任一所学校的副校长。但即使身在异国,他心中始终牵挂着祖国。他在校内发起募捐,支援国内战乱地区,并积极动员泰国华侨和有志青年回国抗战。2.为国创业,在殖民地开创中国银行 新中国成立后,国家为了与国外进行经济交流,给庄世平布置了一项艰巨任务:在香港创办一家银行。 当时香港还在英国殖民统治下,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,香港金融体系几乎被英国资本垄断。 面对这一挑战,庄世平毫不犹豫地答应了。1947年,他放弃在国外的生意,回到香港,决心打破这一局面。 条件极其艰苦,政府只能提供1万美元的资金支持。要在英国人眼皮底下开银行,这需要多大的勇气!但庄世平深知创业不易,仍然顶风前行。 经过两年奋斗,1949年12月14日,"南洋商业银行"终于开业了,成为第一家在香港升起五星红旗的银行。那一天,银行上空飘扬的红旗,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金融力量。 南洋银行在香港迅速发展壮大,第二年,他又在澳门开办了南通银行。短短时间内,庄世平成了香港知名的金融家,向那些"洋银行"证明了中国人的能力。3.衣食住行极其简朴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,作为银行董事长的庄世平,生活却极其简朴。 他没有私家车,每天乘电车或步行上下班;没有自己的房子,住的是单位分配的住所;身上几乎没有值钱东西,最值钱的就是那块戴了几十年、值百来块的旧手表。虽然身家不凡,他和家人却过着比普通人还清贫的生活。 对子女教育也极为严格。庄世平有四个儿子两个女儿,全部在大陆读书生活。他希望孩子们能为祖国发展做贡献,成为国家栋梁。有次,大儿子因病回香港,才待了4天就被他撵走了,并责备儿子不要娇气。 也许正因如此,他的子女们生活都很低调,没有一个在政商界,也没有利用父亲的地位谋取利益。 对家人如此节俭的庄世平,对国家却异常慷慨。他经常为国家捐款修建学校,每年动辄捐款几十万、几千万,有时高达上亿。 1983年,他毫不犹豫将澳门南通银行无偿捐给国家。2001年,又把南洋商业银行的股份让出。前前后后,他为国家捐献的资产高达2000亿元。 晚年时,李嘉诚想在经济上帮助他,但多次被庄世平拒绝。他反而要求李嘉诚将这些钱用于教育事业。在他的建议下,李嘉诚出资数亿建造了汕头大学,并先后为学校捐款80亿。 庄世平与妻子林影平是经人介绍认识的。妻子对他的所作所为始终支持,认为丈夫是伟大的、无私的、值得骄傲的。 晚年时,林影平患上老年痴呆,只认得庄世平一人。不管有多忙,庄世平都会推掉应酬,回家陪伴妻子。 4.享受国葬的伟人2007年6月2日,97岁的庄世平因心脏衰竭在香港去世。临终前,他当着律师的面,吃力地对六个子女说出遗言:"把我2000亿的资产全捐给国家!" 他的葬礼按国葬标准举行,时任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亲自前往吊唁。多位国家领导人和商界大佬纷纷致敬,好友李嘉诚亲自扶棺,成千上万民众自发前来送行。 庄世平一生关心百姓疾苦,热衷慈善事业,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紧密相连。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"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"的处世哲学,展现了一个企业家"舍小家为大家"的爱国情怀。 他的一生告诉我们:真正的成功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,而在于能为社会、为国家做出多大贡献。 正如他自己所体现的那样——家财万贯却甘于清贫,不重名利不为仕途,将所有家产无偿捐出,只为祖国更加强大。 |
家是碎片化的拼图,有人带着岁月裂痕而来,有人捧着真心莽撞...
中新网杭州2月22日电(张煜欢)22日,首届低空经济创业者年会暨资...
雨水,一年之中第二个节气。此时,苍龙七宿从地平线上昂然上...
嗨!这里是娱乐寡姐,为你带来最新娱乐资讯。网传李现将与导...
2月17日中午,琼瑶官方微博发布声明,称:我们发现市场上存在...